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家国情怀谱华章:具有特殊意义的两次全国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5-08-2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导语: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在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之际,九三学社南京市委员会将推出“社史长廊丨家国情怀谱华章”专栏,同广大社员一起重温九三学社创建、发展的历史过程,感悟先贤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传承并弘扬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经验、文化、精神、理念,通过了解昨天启迪我们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不断提升为国为民服务、双岗履职的质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贡献九三学社的智慧和力量!


具有特殊意义的两次全国工作会议



从1949年年底到1950年年初,各民主党派相继召开了各自的全国代表大会,总结历史经验,修改章程,公开宣布一致拥护新民主主义和《共同纲领》,决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政党的转变。


1950年11月底至12月初,九三学社召开了建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共63人出席。出席人员除北京分社代表52人外,还有上海分社代表卢于道、吴藻溪、洪涛、洪铭声、勾适生、杨半农6人;南京分社代表潘菽、高觉敷、彭饬三3人;重庆分社代表王克诚1人;天津分社代表吴廷缪1人。本次大会具有全国代表大会的性质。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确定九三学社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的中心工作,巩固与发展九三学社的组织。


12月1日,会议正式开幕。许德珩致开幕词,他阐述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号召九三学社为保卫和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卢于道报告时事,讨论总结;秘书长黄国璋报告秘书处工作;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孟宪章报告宣传委员会工作;联络委员会主任委员薛愚报告联络委员会工作。南京分社代表潘菽、上海分社代表卢于道、重庆分社代表王克诚、天津分社代表吴廷缪分别报告了各地工作情况。


12月2日至3日,会议听取李维汉“统战工作报告”和彭真“土改工作报告”,提案审查委员会审查提案,讨论《现阶段本社的任务与工作》及《本社组织的巩固与发展》两个文件。会议围绕上述两个文件,展开了充分热烈的讨论,并作出了一致同意的会议决定。会议于12月5日闭幕,许德珩致闭幕词。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作为新民主主义政党的性质即各民主党派对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它们的知识分子,均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和代表性,都是阶级联盟的性质,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九三学社的历史使命,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巩固和壮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共同建设一个崭新的强盛的人民共和国而努力。会议还明确了九三学社以政协会议《共同纲领》为社的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宪法之前,《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它的总纲和各项基本政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纲领,体现了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民族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具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和特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共同奋斗的纲领。


这次会议还明确了九三学社作为新民主主义的政党长期存在、巩固发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在会议期间两次到会并讲话,充分肯定了九三学社的革命历史,阐明了九三学社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李维汉指出:“九三学社是学术界的新民主主义党派,和普通的民主党派性质有所不同,这是九三学社特有的性格。由于九三学社性格的特殊,所以他的工作也不能和普通的民主党派完全一样,是要把人民所需要的学术和政治结合一起,去促进国内学术界精神上的解放,以求服务于人民。”


当时九三学社社员,从受教育的背景看,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占社员总数的50%,学社会科学的占总数的35%,学文艺、教育的占15%;从社员的工作岗位看,从事文教工作的占72.3%,服务政界的占18.7%,从事商业的占5.4%,其他占3.6%。


会议选举许德珩任九三学社主席,梁希任副主席。许德珩、梁希、黄国璋、薛愚、孟宪章为常务理事,黄国璋任秘书长,方亮、李毅、叶丁易任副秘书长,并在原有理事许德珩、梁希、黄国璋、薛愚、孟宪章、黎锦熙、潘菽、卢于道、税西恒、涂长望、彭饬三、裴文中、严济慈、吴藻溪、孙承佩、孙荪荃、方亮、笪移今、谢立惠19人基础上,增选洪铭声、高觉敷、金善宝、袁翰青、叶丁易、劳君展、鲁宝重、董渭川、初大告9人为理事,顾执中、洪涛、王克诚、漆文定、金涛、汤璪真、张效良7人为候补理事,是为九三学社第二届中央理事会。会议制定了以抗美援朝为中心任务和巩固与发展的组织工作方针。同时,会议决定创设《九三社讯》为九三学社的机关刊物。此次会议标志着九三学社迈进了新的历史阶段。


1952年9月11日至20日,九三学社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扩大)工作会议。


出席大会的代表有93人。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总社的组织工作报告、宣传和学习工作报告、秘书处工作报告、各地分社的工作报告;学习并研究了统一战线工作方向问题;解决了一些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讨论了九三学社的性质、方针与任务;修订了社章;初步建立了九三学社的基本制度。


新中国成立近三年间,九三学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每一个社员对此都有切身体验,但对于九三学社的性质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明确九三学社的性质、方针与任务。在会议修改社章的过程中,代表们围绕九三学社作为新民主主义政党及其阶级属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与会人员对九三学社性质的认识基本趋向一致。修改后的社章将旧社章中规定的九三学社是“学术性的民主政团”的性质改为“新民主主义政党”,其全面表述是:“九三学社是以小资产阶级文教科学工作者为主要成份的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政党,是中国人民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并教育广大的文教科学工作者为彻底实现共同纲领而奋斗。”在组织方面,会议决定九三学社的中央领导机构名称由原来的理事会改为社会政治团体通常采用的委员会。会议选举许德珩、梁希等47人为中央委员,储安平等9人为候补中央委员。许德珩任主席,梁希任副主席,涂长望任秘书长,叶丁易、李毅任副秘书长,是为九三学社第三届中央委员会。

 

来源:《九三学社史》